我坐在窗旁
风有点凉
人群走过
望了望
有一位工匠
握一只茶杯,坐靠方窗
有一扇方窗
伴一片白墙,立身街坊
有一处街坊
择一条小河,安躺城市
有一座城市
居一位过客,耽于想象
有一场想象
随一阵轻风,萦绕工匠
忘了忘
人群已去
天下起雨
我坐在窗旁

——朱浪进

 

“传统是一条小河,生活的小河,静静流淌。现代与传统并非敌对,恰恰相反,现代就是传统,或者说是传统延续下去的唯一途径。建筑的过程不是实验,是理解后的小心探索。所以形式的表达不应是形式自身的创新或者其他标榜,而应是对于当下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即是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河边的房子

 

小河茶馆位于杭州小河直街历史保护街区的一片民宅内,街区位于杭州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街区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这里曾经是河陆转运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由此形成了运河商埠文化和下店上宅的水乡民居形式。

 

∇ 区位分析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京杭大运河的运河船队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小河民居作为清末民初所建典型的受商埠文化影响的水乡民居,呈现一河两街格局,面向街道一楼为商铺,二楼为居住。这些民居沿小河东南至河港交汇处布局,是一整片木结构建筑,主街长约300米,还有狭街窄巷夹于住宅之间。

 

∇ 场地分析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小河茶馆坐落其中,西南侧朝向小河,东北侧朝向街道。茶馆一侧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从街道走到茶馆的院子里。整个建筑占地面积很小,只有30平方米,虽然处在景致之中,但如何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引入景致是我们最初思考的问题。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小河“山居”

 

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写到:“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山居在中国文化中,最早代表山中居住的意思,之后代表一种人与自然在精神和审美上的和谐相处关系。进而山居渐渐成为了中国文人对居住的最高要求体现,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即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出现,形成了如“先抑后扬”“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等造园理念。

 

小河茶馆坐落于河畔绿柳茵茵处,又紧邻热闹的小尺度街道,且小河直街保留着传统的人文居住氛围。我们很自然的想到要在这里“造个园”。造园须有山、水、草木、建筑等,小河水景以及河边的柳岸成荫是最自然的景观,也在茶馆后院处。我们将其设为观景造园的高潮,并在其他处依次借“造园”的思路设置空间与场景。

 

∇ 钱选山居图卷(局部)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小河茶馆剖透视插画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模山障景

 

入口

 

传统入园借山石树木或开窗隐藏园内天地。茶馆入口面向热闹街区,虽居于闹市,但隐逸于市。因此,我们设置一个相对封闭的入口和两个小窗,来往的人需要停下驻足或特意低头才可以一窥室内的景象。

 

∇ 小河茶馆视线设计分析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门前的踏步和景观成为了“第二层立面”。野生杜鹃高度延至屋檐,恰好给小窗进行了二次遮挡。石台形式取自太湖石,也是我们“模山障景”的第一处,它与几何形的石阶景观共同构成了入口的屏障,也是街道与室内空间的过渡之处。功能上,门口的石台是物品展示和台阶结合的结果。

 

∇ 入口场景画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一楼立面上部的长窗高于人们站立的视线,给临街茶室提供必要的采光,透过长窗也可以望向对街的老房子。下侧正方形的小窗与人端坐后的视线平齐。坐在小窗旁,可以无意一瞥经过的游客,再回头静静品茶,和两三好友谈天。而窗户外又借用景观进行了二次遮挡,让室内和路人保持一种恰好的距离感。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空间

 

造园常常讲究“抑景”与“障景”,在空间设置上最忌讳“一览无余”,总是“先藏后漏”,“欲扬先抑”,让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奇。我们通过门窗的虚实处理对空间进行视线分隔,从而达到景观的视觉转换。

 

∇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其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室内场景画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在中部服务空间两侧我们分别设置了两道木质移门。从正门延入茶室,第一道移门嵌有一扇形似“太湖石”的窗,其材质采用半透明的长虹玻璃。视觉上,观者透过朦胧的”太湖石”窗,虽不能看清真切的精致,但依稀婆娑的光,却分明暗示着门后别有洞天。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推开第一扇移门后,便马上可以看到另一侧的移门,上面是一个透明的圆洞窗,透过圆窗,一眼便可以看到隔壁茶室的一静一动。操作区随着圆洞窗透入的光线变得明亮,也可以随时观察客人需求。当两扇移门一同推开时,观者进门便可以直接看到河边院落的杨柳依依。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两扇移门之间是操作空间以及电梯空间。电梯的位置起初曾是原始的楼梯空间,应业主要求,将一层到二层的楼梯改为电梯,并在二楼增加了疏散洞口。操作台由白色整体台面制成,上方是不锈钢的置物架。交通及服务空间居中设置,在功能上,它将最好的景致留给了茶室与客厅。当移门关闭时,也可以满足茶空间或客厅所需要的独立性与私密性。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移门右侧设置了一处置物空间,点缀山石小景。关上移门,置物柜被遮挡在门后。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我们在入口处左侧墙体上方的配电箱外侧做了一个内嵌式的壁龛,可拆卸的金属壁龛既可以遮挡配电箱,又形成了一处局部小景。为了使突出的部分不那么生硬,我们用弧形线条过渡。壁龛下方安装了一个小射灯,夜晚降临,射灯可以照亮下方承板上的小物件。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河边庭院

 

经过第二扇移门后,茶室和河边庭院就展开在眼前。为了更好地引入光线,我们将原本房屋临河界面设计成大面积的电动玻璃移门。当移门打开,这便是一处进入自然的茶空间。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从小河回望,透过移门缝隙可以瞥见远处街上的路人。功能上,移门可以灵活地控制三个空间的边界,利用景色的渗透引导观者的行进。将两扇移门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可以形成丰富的变化组合,从而使观者欣赏到多种不同的风景,极大丰富了空间中的视觉体验,也是“借景”及“障景”的意趣之处。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我们在平台设置了沿河茶桌,人们可以在此处停留、眺望,也可以沏一壶茶和三两好友聊天。我们利用太湖石造景,太湖石一分为二,上部的太湖石主体伫立在茶桌旁,茶桌部分嵌入石内,融为一体。太湖石景似乎成为了茶桌的一部分。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岸边的茶台采用黑色烤漆玻璃材料,将岸边的绿意都映照在了台面上,绵延了景色的边界。而黑色的反射材料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在环境之中。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太湖石的另一小半被用作落雨链下的承接石。台阶是用自然石头形成的云步踏跺。整个户外平台的景观选用自然的石头搭配植物造景,呼应入口处景观,同时也连接了小河的自然景观,是造园景观的高潮处。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造一个“石头”窗户

 

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中最常用的石种,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关于太湖石,古人曾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与画作。在五代周文矩所作《文苑图》中,就出现了几位文人松下雅集的画面,其中一位文士正俯身倚靠一处黑色太湖石,提笔思索。

 

∇ 《文苑图》周文矩作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除了入口处太湖石形的石阶及庭院内直接使用的一块太湖石造景外,我们还造了一个“石头”窗户。“石窗”的形式取自太湖石的造型,意在汲取古代文人对石头和园林之美的意趣。我们并没有将石头原样临摹,而是更希望通过抽象的形态来体现意趣的精神。

 

造一个“石头”家具

 

二层空间是业主个人的茶室和待客空间。为了增加室内的可利用空间,空间中原本巨大的混凝土柱被替换成钢柱,钢柱又和所需的置物家具结合在一起。我们假借山石之型用海洋板打造太湖石形态的置物架。置物架底部露出钢柱的柱脚,展现出置物架内部隐藏的真实结构情况。太湖石形的置物架除了可以放置物品外,同时还可以休憩倚坐。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我们将操作台上方的空间有效利用,设计了悬挑式楼梯踏步。空调内机藏在了台面下的柜体内,确保建筑主体空间上方的完整性,出风口采用海洋板特别定制而成。

 

∇ 悬挑式踏步节点做法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楼梯临河墙面上的一处圆窗,采光与框景的同时,还呼应了一楼移门上的圆窗。当人们经过此处,不由地低下头俯身观察窗外的景色。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透过二楼茶室空间的窗,恰好可以看到对面民居的屋顶与一扇老虎窗。这里不时会上演各种有趣的景象,或见邻居开窗,或见小鸟停驻,或见散步的小猫。一切皆是生活。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阁楼空间被我们设计成为主人休憩的私密一角。为适应电梯井道高度而自然形成的突出被设计成榻榻米,可以在此休憩、喝茶。天窗的加入,让阁楼更加明亮舒适,夜晚可观星。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空间秩序

 

空间“对称”

 

小河茶馆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一二楼之间的电梯以及茶室操作空间布置在茶馆的中部。通向阁楼的楼梯借用二楼操作台上部的空间。茶室、休闲空间等则占据了两端视野和光线最好的位置。

电梯和茶室操作间的居中布置使得小河茶馆在功能上和空间上都呈现一种对称的秩序关系。而街道与小河、室内竖向的交通服务空间与二楼横向的交通服务空间也相应形成了两组对称且均衡的空间状态。

 

∇ 小河茶馆功能和空间分析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与此同时,一楼入口处的抽象“石头”台面与庭院的自然石头,一楼移门上的圆窗与二楼楼梯旁的圆窗,一楼的“石头窗”与二楼“石头”置物架都彼此呼应,呈现某种内在的秩序关系。而空间与符号的成组秩序关系使得小河茶馆更整体和统一。

 

∇ 空间“对称”分析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材料与照明

 

小河茶馆整体呈现一种宋式美学,在材料的选择上面我们整体统一了一个浅黄基调。墙面使用了米白色的微水泥涂料,而掺杂其间的稻草不仅回应了传统的工艺做法,也让墙面材料更加坚固,颜色上更加柔和。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在灯光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展现空间本身的特质,我们取消了常规的主灯。转而采用大量磁吸轨道灯及小射灯来点缀空间,再辅以若干可移动的氛围灯,补充照明。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工艺与细节

 

在确保施工品质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强调手工制作之美。空间里的木质品,包括移门、层板、柜子、架子、门套均采用桦木海洋板,由经验丰富的木工在现场手工制作而成。而后经过油漆工精心打磨、上漆、打磨、再上漆,确保木质表面的光滑,同时还保留住桦木板原本的纹理及风格。

桦木海洋板我们挑选了档次较高的单面完美无疤品级,而在实际施工中,木工师傅在制作一扇木质移门时不小心将有疤的一面朝外放置了。但当我们发现的时候,依然决定保留了这个失误,因为恰是这个失误,让我们意识到应该在一些局部让人们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而这个看似“表演”的呈现并非有意为之,反倒更加有趣了。

 

结语

 

小河茶馆不同于现代建筑改造。我们尝试将“山居”思想运用在现代的建筑空间营造中,利用传统造园的手法如“借景”、“障景”、“模山造石”,营造多层次的立面。利用盆栽、石头、花器等,点缀空间,也是造园的心思所在。最终通过空间的逐步展开,拉开它的序章,又缓缓结束,皆是我们在小空间内能够创造的丰富的空间序列。小河茶馆也是我们第一次通过使用“模山造石”这样具像的形式手法去回应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我们希望更多地参与到当代中国建筑的探索与实践中来,并时刻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让传统如何回归当下的传承性思考。特别的是,在项目施工收尾阶段,业主希望这里除了可以作为茶室之外,未来还可以满足居住功能。为了让茶室和住宅可以非常好地互相兼容,我们设计了两种状态下的家具摆放方案。设计风格上,我们希望减少过多装饰,并不过分强调空间的属性,从而增加空间自身的可变性、包容性和前瞻性。在未来,业主如果需要长期居住此地,只需要简单调整家具,住宅空间与茶室空间就可以互为转换。此刻建筑是生活的容器,住宅和茶馆仅仅是生活的不同体现。

 

∇ 一层家具转换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二层家具转换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一层平面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二层平面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三层平面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 屋顶平面图

茶室设计,茶馆设计,茶馆设计案例,茶馆设计方案,茶饮店设计,杭州小河茶馆,杭州,房子和诗建筑事务所

 

项目信息

项目位置:浙江杭州
建筑及室内设计:房子和诗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朱浪进
项目成员:朱浪进、金新如、赵诗雯、齐玥、牛新佳
景观设计:山山园林
业主方:私人业主
建筑及室内施工:杭州极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山山园林
建筑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
建筑材料:海洋板,微水泥、黑色花岗岩、人造石台面、水磨石地砖、长虹玻璃、黑色烤漆玻璃、实木多层木地板等
材料品牌:SVEZA海洋板、杜邦可丽耐台面,菲罗娜地砖,术木地板,蒂森克虏伯电梯,FLOS灯具,Cassina家具,U+家具、旭格铝合金门窗,威卢克斯天窗等
建筑面积:8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30平方米
景观面积:22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0年8月-2020年10月
建设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9月
撰文 | 朱浪进 齐玥
图文编辑 | 朱浪进 齐玥
文字校对 | 操拓
摄影 | 朱雨蒙
插画 | 齐玥
文章来源参考:
《杭州运河风俗》——顾希佳
《山居赋》——谢灵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